• 古今農業 · 2019年第2期68-76,67共10頁

    明清時期鶉譜流傳情況及所體現的生物學知識

    作者:冷玥

    摘要:動物戲斗活動是人與自然互動的重要方面之一,是一個社會文化風貌、科學認識水平、馴養技術情況的一個窗口。中國古代有眾多動物戲斗活動如斗蟋蟀、斗雞、斗鵪鶉、斗魚等,并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戲斗動物譜錄。斗鶉活動歷史悠久,至遲在北宋時期已經有明確的文字記載。記錄斗鶉的專著--鶉譜可能始見于明代末年,并在清代有多個版本流傳,從中可見當時人們已掌握了大量關于鵪鶉身體構造與生態習性的生物學知識,并將其應用于對斗鶉的養殖與訓練。同時,"仁心及物""格物致知"等人文觀念也在其中有所體現。

    發文機構: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

    關鍵詞:斗鶉鶉譜戲斗動物動物馴養Quail-fightmonograph of fighting quailEntertainment animalsAnimal Domestication

    分類號: S865.35[農業科學—野生動物馴養][農業科學—畜牧獸醫]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