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13年第2期59-64,共6頁

    農村福利供給變遷研究——以華東地區一個村莊為例

    作者:吳小芳

    摘要:通過對改革開放以來華東一個村莊32年(1980-2011年)的福利供給體系進行微觀分析,發現了村莊福利供給經驗:改革開放初期,在國家和農村集體福利缺位的情況下,土地成為農民最重要的福利供給,而宗族福利功能的逐漸恢復和市場功能的漸漸興起提供了一定的福利替代;改革深化時期,村莊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福利供給的雛形,國家強化對農村福利供給的責任,市民組織和新型集體等制度安排也提供了福利補充。因此,新時期我國農村福利供給體系的重構需要充分考慮農村社區復雜的現實,在政策上引導正式福利資源和非正式福利資源有效結合,構建包括政府、傳統的社會支持體系(如寺廟、家族和地方性力量等)、市場力量以及市民社會組織等在內的多元化農村福利供給體制。

    發文機構:香港教育學院亞洲與政策研究學系

    關鍵詞:農村福利供給社會保障非正式福利資源多元化福利體制農業福利welfare provision in rural areasocial securityinformal welfare arrangementmulti-pillar welfare systemagricultural benefits

    分類號: F840.67[經濟管理—保險]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