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13年第2期90-96,共7頁

    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模式的轉型與重構——基于武漢市農民工及北京工友之家文化發展中心的調查

    作者:莊飛能

    摘要: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提出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的具體組織運行有2種模式,一是“組織農民工”;二是“農民工組織”。當前的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模式,即“組織農民工”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有效”的外部性整合,但也存在諸多弊端。以對武漢市農民工的訪談及北京工友之家文化發展中心為例,剖析通過組織的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總結了“工友之家”在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中5個方面的成功經驗:通過組織找回農民工的歸屬感,增強群體內部凝聚力;通過組織提供參與平臺,提高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參與積極性;通過組織整合農民工群體內部資源,擴大農民工群體的對外影響力;通過組織聯系文化部門、企業、社區及農民工;通過組織填補農民工公共文化供給的錯位和缺失。認為“農民工組織”模式是一種內生動力型長效機制,提出了“組織農民工”模式向“農民工組織”模式轉型的必然性和有效途徑。

    發文機構: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村綜合改革協同創新研究中心

    關鍵詞: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農民工組織均等化社區服務migrant workerspublic cultural servicesmigrant workers' organizationsequaliza-tioncommunity services

    分類號: G249[文化科學]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