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12年第5期108-112,共5頁

    群體選擇理論的科學史考察

    作者:鄒笑笑

    摘要:利他主義的進化是生物學的經典問題之一,對該問題的解決始終和自然選擇發生的層次聯系在一起。自達爾文運用群體選擇的思想對人和動物的利他行為予以解釋之后,群體選擇理論經歷了生長、衰敗、沉寂和新生。其間產生的有影響力的親緣選擇理論、互惠利他理論和自私的基因理論一度被認為成功地規避了群體層次的選擇而解釋了利他主義的進化。20世紀90年代,受多元主義思潮的影響,對群體選擇理論進行再度審視發現,個體與群體并不是二元對立的矛盾,而是從不同的視角對利他主義的進化給予了解釋,提出了多層次選擇理論。群體選擇理論和曾經的替代理論被統一到了新的理論框架之下,成為相互補充、相互聯系的力量。然而,任何理論的成功都必須經過歷史的檢驗,關于利他主義的進化可能還存在更深刻的統一機制,多層次選擇理論也必將面臨未來生物學發展的進一步審查。

    發文機構: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生物工程系

    關鍵詞:利他主義自然選擇的層次群體選擇理論多層次選擇理論達爾文altruismlevels of natural selectiongroup selection theorymultilevel selection theo-ryDarwin

    分類號: C02[社會學]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