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價格理論與實踐 · 2018年第2期119-122,共4頁

    全要素生產率與社會就業關系的研究——以制造業為例

    作者:雷海,王皓,朱明俠

    摘要:本文從理論與現實角度出發,基于全要素生產效率對社會就業影響關系的分析,運用DEA方法實際測算了我國2000-2016年制造業26個行業的全要率生產率,并構建回歸模型,進一步分析了全要素生產率與社會就業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顯示:TFP、技術效率、技術進步對促進多數行業就業增長具有正向作用,但對以國有企業和資本密集為主的石油加工、電氣機械等行業人口就業具有負效應;技術進步對食品、紡織、冶金、化學纖維等輕工行業和勞動密集型行業具有負效應,而技術效率的提高對這些行業則具有正效應;勞動人口的增長可促進產出增加,且工資對勞動密集型行業影響更大。基于以上結論,本文對促進技術進步與實現充分就業的平衡,推動經濟更為平穩健康發展給出對策建議。

    發文機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 北京服裝學院

    關鍵詞:全要素生產率技術效率技術進步社會就業勞動報酬Technical efficiencyTechnological progressPopulation employmentProduct prices

    分類號: F124[經濟管理—世界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