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玉,趙玉,熊國保
摘要:科學制定生活污水處理價格是建立水污染治理長效機制的基礎,準確判斷污水處理的成本變化規律是污水定價的依據。本文借助成本理論和面板數據模型,討論了污水處理成本與定價的關系,并以江西省為例,分析了城鎮污水處理運行成本變化的拐點及最優生產規模。結果表明各地區統一的污水處理最低收費定價辦法沒有起到"獎勤罰懶"的效果。盡管大部分城鎮的污水處理項目處于規模報酬遞增階段,但企業不愿以數量換效益。這導致大多數地區污水處理未達到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狀態。監管部門應加強成本監審和體制機制創新,結合污水處理企業所處的規模經濟階段,綜合做出"降成本、穩價格和提效率"的數量、價格和質量規制。
發文機構:東華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關鍵詞:生活污水規模經濟處理成本污水處理費Domestie sewageScale economicsTreatment costSewage treatment fee
分類號: F234.2[經濟管理—會計學][經濟管理—國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