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頌心,王輝,徐如濃
摘要:基于泛長三角4省市26個城市面板數據,通過系數法和超效率SBM模型等方法測算2009—2018年該區域科技進步貢獻率、農業碳排放量和綠色全要素生產率,并利用自回歸分析滯后模型(ARDL)分析三者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1)科技進步在一定程度上對農業碳排放具有抑制效應,其中在長期視角下因受科技研發水平所處階段、農民綜合文化素養等多種因素影響效果并不顯著,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每增加1%則農業碳排放減少0.03%,但在短期視角下的抑制作用顯著,且新技術在第一階段的抑制作用更明顯,在下年度略有反彈;(2)長期視角下農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GTFP)對農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積極作用明顯,農業GTFP每增加1%則碳排放減少0.24%,而短期視角下的影響不顯著,出于成本考慮等原因,短期視角下農業碳排放當期量會對未來3年碳排放產生影響。基于研究結論,提出大力發展有機農業,構建完善的農業環境監督管理體系,加大對低碳農業的關注和投入力度,加強區域間統籌協調力度,推動技術研發實現突破性進展等對策建議,為促進泛長三角地區科技進步和農業GTFP發揮積極作用,實現農業低碳發展提供參考。
發文機構:臺州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
關鍵詞:農業碳排放科技進步貢獻率綠色全要素生產率農業轉型升級低碳農業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contribu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low-carbon agriculture
分類號: X511[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F204[經濟管理—國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