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施云,樂志
摘要:南京作為著名的六朝古都,有著悠久的城市和風景名勝建設歷史。相關文獻記錄從唐朝劉禹錫《金陵五題》到清末徐上添《金陵四十八景》翔實豐富。其中,山岳風景在南京風景名勝的構成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四十八景中與山岳風景相關的景點多達二十九處,且有明顯隨著城市建設和時代發展數量增加的趨勢。為進一步研究南京風景和城市建設歷史的關系,本研究以棲霞山、鐘山、石頭城的歷史文獻為基礎,梳理了南京民國之前山岳景區的發展脈絡及其與城市建設歷史的動態關系。首先,南京山岳景區有相對一致的開發序列,大致是三國前的地域性崇拜、南朝的佛教建設、宋代的巖泉景點開發和明清的人文傳說;其次,山岳景區距城市中心距離不同,則山岳景區開發初期的定位受城市建設影響程度和人文景點建設時序也會不同;再次,山岳景區同時受上述二者影響,最終根據與城市中心的距離,傾向于發展為城內名城歷史懷古、近郊王陵、遠郊山水佛寺的三種類型。最后,通過與中國名山風景區基本發展過程對比,發現南京山岳風景區在遵循風景發展一般規律的基礎上,又受南京城市的歷史影響。在六朝時期,佛道繁榮,南京提前進入山岳風景發展的佛道建設階段。而自六朝后,南京山岳風景始終處于相對落后階段,這與城市發展和建設歷史密切相關。上述規律對于整體把握南京風景格局和補充中國風景發展規律性認知都有一定意義。
發文機構: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院
關鍵詞:風景園林南京山岳城市歷史landscape architectureNanjingmountaincityhistory
分類號: F59[經濟管理—旅游管理][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