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21年第2期148-158,共11頁

    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機制研究

    作者:廖小靜,鄧衡山,沈貴銀

    摘要:本文在結合合作社原則、政策和立法深刻理解合作社的內涵的基礎上,著重分析合作社外部環境和內部動力對合作社服務功能和規范化的影響,探尋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機制。利用江蘇、四川和吉林3省262個村的兩期微觀調研數據,運用有序多元Probit模型實證分析影響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研究結果表明:產品特性、經營規模和政府的信息、技術、培訓等支持對合作社服務功能和規范化水平均有正向影響,而市場環境對服務功能有負向影響,對規范化水平提升無顯著影響;產品特性、經營規模和政府的信息、技術、培訓等支持對合作社高質量發展有正向影響,市場環境、政府的財政補貼對合作社高質量發展有負向影響。本文認為,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是引導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對于產品附加值高的種植類家庭農場,可鼓勵其通過專業合作社的形式實現規模經濟;市場發育程度較低的地區,可鼓勵特色農產品生產者合作,而在市場發育程度較高的地區則可通過社會化服務組織或綜合性合作組織為種植類小農戶提供服務。此外,政府對合作社的支持應以金融和信息、技術培訓為主,可減少財政補貼等直接資金支持方式。

    發文機構: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 福建農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關鍵詞:合作社產品特性市場條件農戶規模政府支持CooperativeProduct CharacteristicsMarket ConditionsScale of FarmersGovernment Support

    分類號: F306.4[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