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20年第3期79-89,共11頁

    中國農村的“老人農業”及其社會功能

    作者:孫明揚

    摘要:“老人農業”是當前中國農村普遍存在的農業生產形態,也是具有結構性意義的社會現象。對“老人農業”的理解不能僅做整體性概括,也需要深度刻畫其經營形式和發生機理,并以此延展其社會功能的多重面向。實踐經驗證明不同年齡的農村老人,其農業經營方式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農村老人依據勞動力水平和老年生活的變化,不斷調整農業種植的內容和方式,以適應漫長的衰老周期。“老人農業”具有家庭經濟性和社會合理性,其以土地家庭承包制為制度基礎,是農民家庭基于發展目標配置勞動力的必然選擇,也是小農生產對現代農業體系的適應性結果。“老人農業”具有豐富的社會功能:在靈活經營的基礎上,農村老人能夠維持相對穩定的生活水平,合理延長自我養老的時間,適度參與村莊公共生活,并依托農業勞動而產生本體性價值。“老人農業”的發生機制和社會功能表明,農村老人仍具有相對較強的農業生產能力,能夠維持一定的農業生產效率,并立體化地滿足自身的多種社會需求。因此,現階段中國農地制度和農業現代化的演進走向仍要以農民主體和農民問題為核心,保障農民的土地經營權,并為農業活動提供基礎且便利的生產條件,進而才能保證老年農民具有從事農業生產的可能。

    發文機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老人農業社會功能農地制度農業現代化Old-Age AgricultureSocial FunctionLand Institutions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分類號: C912.82[經濟管理][社會學]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