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20年第6期11-24,共14頁

    合伙共包:一種中間類型的農業經營形式——基于華北一個家庭農場聯合體的個案研究

    作者:桑坤

    摘要:土地流轉背景下,在資本與地方互動過程中演化出迂回多樣的中間類型的農業經營形式。以華北桃縣一家庭農場聯合體為例,分析其合伙共包的形成機制及與鄉土社會、外部市場的互動過程,研究發現這一具有合伙經營、異鄉資本特質的家庭農場聯合體,其成員主要由經營能力與資源稟賦相當且關系密切、地位平等的鄉村精英組成。家庭農場聯合體在內部采取了合伙共包卻家庭分別獨立經營的結合形式,形成農業經營共同體以應對市場;在外部則由于其農民出身的群體特征本性而熟練地運用鄉土社會的倫理規則解決了嵌入的障礙。這種合伙共包的經營形式既規避了其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抗市場能力弱、規模有限、難以對接市場且嵌入鄉土的劣勢,又兼具了家庭經營、共同協作、規模議價的優勢,實現了內部經營與外部互動的雙重“嵌入”。這一具備家庭、合伙、互助等實質理性傾向的中間類型農業經營形式或可構成理解中國農業轉型的新視角。

    發文機構: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

    關鍵詞:合伙共包家庭農場聯合體異鄉資本農民群體特征鄉土社會Co ContractingFamily Farm ConsortiumForeign CapitalCharacteristics of Peasant GroupsRural Society

    分類號: C912.82[經濟管理]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