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20年第4期121-132,共12頁

    非農就業與緩解相對貧困——基于主客觀標準的二維視角

    作者:周力,邵俊杰

    摘要:基于2010—2018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5期數據,運用Probit和Mlogit模型,從主觀與客觀兩個標準分析了農村居民非農就業與相對貧困的關系。研究發現:非農就業首先通過提高絕對收入改善農戶客觀相對貧困,同時也能通過改變客觀相對貧困,間接改善主觀相對貧困狀態。非農就業主要帶來了收入增長效應,但對于提升主觀獲得感沒有直接影響。進一步研究發現,省內非農就業也存在類似的減貧作用,而省外非農就業沒有產生作用。無論是省內還是省外非農就業都對主觀非客觀相對貧困無影響,參照系的變化影響著非農就業對主觀相對貧困的減貧作用。此外,轉變戶籍可能致使非農就業農戶陷入城市的客觀相對貧困,而對主觀非客觀相對貧困群體沒有影響。因此,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不僅要鼓勵農戶非農就業,創造非農就業機會,還要保障進城農民權益。

    發文機構: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關鍵詞:非農就業客觀相對貧困主觀相對貧困Non-Farm EmploymentObjective Relative PovertySubjective Relative Poverty

    分類號: F303.2[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