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論文
    • 08月24日

      近年來關于毛澤東“第二次結合”思想的研究綜述

      毛澤東在社會主義建設初期提出“第二次結合”思想,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開辟了道路。近年來學術界對毛澤東“第二次結合”思想的邏輯起點、邏輯展開和邏輯歸宿進行了深入研究。在當前新形勢下,這些研究成果對中國共產...

    • 08月24日

      論哈貝馬斯公共領域思想中的多元主義難題

      在一個多元價值并存的公共領域,具有不同價值理念的人往往堅持己見,哈貝馬斯以商談論確立了公共領域的框架。但是,在價值無法達成共識的情況下,哈貝馬斯試圖通過交往理性調節多元價值,對不同價值之間要采取寬容的...

    • 08月23日

      四平市金融生態環境評價與優化對策研究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金融生態環境日益成為經濟健康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四平市的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也存在很多問題,優化四平市金融生態環境,提出有利于四平市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對策,對促進四...

    • 08月23日

      毛澤東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思想探析

      毛澤東在領導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過程中,在理論和實踐上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本文試圖從毛澤東提出馬克恩主義大眾化的緣由,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基本內涵以及推...

    • 08月22日

      論底層研究與結構一制度分析及其在農民環境維權研究中的應用

      由印度庶民學派開創的底層研究范式不應該單單被看作是一種“底層史觀”史學研究路徑或者是一種新的研究視角或研究策略,也可以被理解為是對以往社會沖突理論的發展與貢獻,在研究農民環境維權時,底層研究可以被作為...

    • 08月22日

      “村改居”社區教育婦女參與狀況的實證研究——基于福州市建新鎮馬榕社區、金亭社區和淮安社區的調查

      伴隨著工業化的發展,我國城鎮化迅速興起,大量農用土地被征用,“村改居”社區的數量持續上升,失地婦女數量增加,但失地婦女群體的素質和生存技能不高,如何開展“村改居”社區教育,提高失地婦女整體素質和生存技...

    • 08月21日

      生態文化建設社會參與機制分析

      生態文化作為新興的文化,是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代表之一,建設生態文化是我國全面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但在實踐層面上,生態文化建設社會參與機制的不足則阻礙了生態文化從理念向實踐的轉化。因此探索...

    • 08月21日

      淺析網絡問政在服務型政府構建中的作用

      自從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加快行政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以來,各地方政府積極響應,貫徹落實,創新出許多行政手段和執政方式,網絡問政應運而生。作為一種新型的公民參政渠道,在服務型政府的構建中起到了一定的積...

    • 08月20日

      和諧社會視閾下的孝文化重構--以"空巢老人"群體為例

      “空巢老人”群體面臨的現實困境是當今人們追求和諧社會的一大挑戰,從道德文化角度分析,孝文化的缺失是這一現象產生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現為孝意識的淡化和孝觀念的誤區。因此重構孝文化是當前構建和諧社會的應有之...

    • 08月20日

      高校國家獎助學金制度的缺陷與完善——基于公平正義視角下的思考

      實現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任務。社會不平等具有“傳導效應”,國家獎助學金在維護社會公平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從公平正義的視角看,我們國家獎助學金制度上存在很多需要完善之處;通過擴大對一般院校的獎...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