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應瑞瑤,鄭旭媛
摘要:隨著農村勞動力轉移加速,農民的糧食生產經營方式正發生轉變。有關糧食生產演變原因的傳統解釋似乎無法很好地解釋這一種情況:同為長三角地區的發達省份——江浙兩省經濟發展水平相似,并具有相似的勞動力轉移背景,但在糧食生產演變上卻相異。研究表明,浙江多丘陵山區的地形特征限制了機械的發展,導致機械對勞動力替代彈性較小。農戶是理性的,基于勞動力機會成本的考慮及無法改造自然的情況下,處于丘陵、山地的農戶在耕地經營方式上將可能由糧食改種經濟作物,或維持僅以滿足口糧為目的的低效率糧食種植,或直接撂荒,最終導致浙江糧食播種面積銳減。進一步得出結論,隨著地區經濟發展差距不斷擴大,并不是所有經濟發達地區的糧食生產都將加劇萎縮,對于自然地理條件適宜、人均耕地資源豐富的發達地區,糧食生產受到經濟發展沖擊的強度會被削弱。
發文機構: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關鍵詞:資源稟賦要素替代生產經營方式糧食地區經濟發展水平
分類號: F320.1[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