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晨
摘要:基于2012年粵皖兩省農民合作社問卷調查,構建了相應的考核指標體系,采用比較分析法綜合分析六種模式的農民合作社效率及相關問題。分析結果表明,各種不同模式的農民合作社在幫助成員家庭實現收入、控制農產品價格波動幅度、成員利益需求及實現程度以及成員對合作社的滿意度等方面均存在顯著差異,其中,以農產品加工營銷企業型的合作社效率最高,其次為供銷社型的合作社,而效率最低的為說不清楚的合作社。政府應優先考慮主體明確的合作社并幫助其做好產權界定工作;在財政、信貸、用地等方面重點支持農產品加工營銷企業型合作社,幫助其擴大業務范圍,形成規模經濟;加強信息渠道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提供配套服務,以促進供銷社型合作社的發展;對說不清楚的合作社進行產權結構改造。
發文機構: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經貿學院
關鍵詞:農民合作社合作模式效率因素分析差異
分類號: F321.4[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