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經濟問題論文
    • 08月26日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之廣東實踐的效率評價——基于“結構一行為一績效”的分析框架

      本文以廣東省為例對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省級實踐進行考察發現,區域制度創新產生于縱向和橫向邏輯關系的綜合作用,其“集體所有,集體經營”的制度框架在長期將更有利于承包大戶的林業經營行為而不是普通林農的林業生...

    • 08月26日

      浮動匯率制下農產品價格波動分析

      本文基于匯率制度的變化和農產品價格波動的影響因素,構建匯率波動與農產品價格彈性漠型,實證分析農產品價格與匯率之間的關系,根據匯率波動與農產品價格波動關系,提出農業結構優化和農產品貿易、農產品價格等方面...

    • 08月25日

      鄉鎮債務對鄉鎮財政支出結構的影響——基于債務用途的視角

      本文按照債務用途的資金性質將鄉鎮債務分為生產性負債和非生產性負債兩大類,并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探討了兩者對鄉鎮財政支出結構的影響。研究發現,第一,生產性負債對政府投資和政府消費有明顯的正向影響,非生...

    • 08月25日

      基于社會網絡視角的大學生村官創業意愿研究

      本文基于網絡分析視角、運用結構方程技術揭示了社會網絡的構成維度(即網絡規模、網絡差異、網絡頂端)對大學生村官創業意愿的影響機理。研究表明,社會網絡特征對大學生村官創業意愿作用顯著,其中網絡差異對創業意...

    • 08月24日

      農電價格政策的利益相關者及利益共贏問題分析

      本文分析發現,首先,目前我國農電價格政策存在定價缺乏科學參考標準、利益相關者決策地位不平等、價格水平和補貼機制不利于農電行業和農業的協調發展等嚴重問題;其次,農電政策除受核心利益相關者的影響外,農業管...

    • 08月24日

      基于持久收入假說的我國農村居民消費行為研究

      本文以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說為理論基礎,置入刻畫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習慣性偏好的滯后項,構建了我國農村居民持久收入假說的擴展模型;將樣本1985-2010年劃分為兩個子樣本并分別采用動態面板模型進行消費函...

    • 08月23日

      2012中國農村經濟論壇在重慶舉行

      4月21日,由農業部、重慶市人民政府、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政策顧問團共同主辦,農業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重慶市農業委員會、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共同承辦的“2012中國農村經濟論壇”在重...

    • 08月23日

      農民工居民化服務管理創新:嘉興的實踐

      面對2.6億農民工群體需求與現實的矛盾,我國必須盡快進行服務管理的改革與創新。“居民化”作為解決農民工問題的先進理念和根本途徑,如何在農民工服務管理中實現,是值得研究的問題。嘉興模式從服務管理的理念創...

    • 08月22日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設計中的城鄉與區域分割問題探討

      本文對農村人口流動背景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設計中的城鄉與區域分割問題進行了研究。研究顯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設計仍延續了中國長期以來“城鄉兩個區域、城鄉居民兩個群體”的政策思路,導致了這一制度體系...

    • 08月22日

      工作時間\業余生活與農民工城鎮就業——基于上海市1446個調查樣本的實證分析

      本文基于上海1446份農民工調查樣本,應用描述性統計分析方法,對農民工在城就業的工作時間和業余生活做了實證分析。研究發現,農民工的平均工作時間遠遠超過國家《勞動法》規定的標準,而業余生活比較單調。較多...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