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盧成陽,宋同清,彭晚霞,曾馥平,杜虎,鹿士楊,楊鈣仁
摘要:根據廣西區杉木(Cunninghamialaneeolata)、馬尾松(PinusmassotTianaLamb)、桉樹(eucalyptus婦種人工林分布情況,按其在各縣市的分布權重選取不同齡級(幼齡林、中齡林、近熟林、成熟林、過熟林)典型樣地,樣地面積20m*50m,采用網格法采集表層土壤(0cm-10cm),采用稀釋平板涂抹法測定土壤微生物數量,氯仿熏蒸法測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結果表明:3種人工林各林齡階段土壤可培養微生物中,細菌數量占有絕對優勢,幼齡、中齡、過熟齡階段微生物數量大小順序為:杉木〉桉樹〉馬尾松,杉木幼齡、馬尾松、桉樹近熟林微生物數量在各自的林型中最大。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在杉木幼齡林、馬尾松中齡林、桉樹過熟林最大,微生物生物量氮(Nmic)在杉木過熟林、馬尾松和桉樹幼齡林最大,微生物生物量磷(Pmic)在杉木成熟林、馬尾松幼齡林、桉樹近熟林最大,杉木Cmic、Nmic、Pmic隨著林齡的遞增呈現出先降低后上升的趨勢,馬尾松和桉樹微生物量隨林齡的變化規律不明顯。土壤Nmic與土壤細菌數量、真菌數量具有顯著的(P〈0.05)分形關系,其余的微生物量和微生物數量均不存在分形關系。
發文機構:廣西大學林學院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亞熱帶農業生態過程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環江喀斯特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
關鍵詞:微生物種群微生物生物量林齡人工林廣西microbial populationsmicrobial biomassforest ageplantationGuangxi
分類號: S154.3[農業科學—土壤學][農業科學—農業基礎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