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鄒瑤,湯少勛,譚支良,劉勇,冉濤
摘要:采用體外發酵技術研究了瘤胃真菌、長柄木霉和李氏木霉三種來源纖維素酶在4種活性水平(0IU/kgDM、1200IU/kgDM、3700IU/kgDM、6700IU/kgDM)下對粗飼料體外發酵特性及甲烷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粗飼料添加來源于李氏木霉的纖維素酶時,48h、72h產氣量及最大產氣量顯著低于來源于瘤胃真菌和長柄木霉組及對照組。粗飼料添加來源于瘤胃真菌,李氏木霉和長柄木霉來源的纖維酶時各時間點干物質平均消失率比對照組分別高15%(P〈0.001),20%(P〈0.001)和6.8%(P〈0.05)以上。干物質消失率隨纖維素酶添加水平的增加呈三次曲線(P〈0.01)增加,酶的添加量為1200IU/kgDM時48h及72h干物質平均消失率達到最高。添加瘤胃真菌及李氏木霉來源纖維素酶時,粗飼料甲烷產量顯著(P〈0.001)低于對照組和長柄木霉組。各時間點粗飼料甲烷產量隨酶添加水平的增加呈三次曲線降低(P〈0.001)。結論認為:添加纖維素酶雖然對產氣量的影響不明顯,但可提高粗飼料干物質消失率及降低甲烷產量,纖維素酶的來源可影響粗飼料的發酵特性。
發文機構: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亞熱帶農業生態過程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關鍵詞:纖維素酶粗飼料體外發酵甲烷產量cellulaseforagein vitro fermentationmethane production
分類號: Q814.4[生物學—生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