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健陵,林育炯,張曉艷,杜堯東,王華,吳麗姬,胡飛
摘要:為了研究高溫影響水稻劍葉的生理生化機制,給防御水稻高溫危害提供參考,本研究以超級雜交稻組合天優998為材料,盆栽條件下用人工氣候箱分別對處于抽穗期和乳熟期的水稻進行連續5d的高溫處理,日最高氣溫分別為32℃、350C、38℃、40℃和420C,日較差為6℃,以自然條件下正常生長的水稻為對照。結果表明:經高溫處理后水稻劍葉生理生化指標均發生了變化。隨著日最高溫度的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過氧化物酶(POD)酶活性逐漸降低,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對離子滲透率上升。水稻結實率和千粒重下降;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下降,而堊白米率和堊白度增大。除可溶性糖之外,不同高溫處理后抽穗期和乳熟期劍葉生理生化指標與水稻產量和品質相關性均較好。抽穗期和乳熟期劍葉受38℃影響后顯著受損,日最高溫度為35℃時產量和品質已顯著下降。
發文機構: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廣東省氣候中心
關鍵詞:水稻高溫劍葉理化特性產量和品質抽穗期乳熟期rice (Oryza sativa L.)high temperature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yield and qualityheading stagemilk stage
分類號: S511[農業科學—作物學]Q945.78[生物學—植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