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玉,王國剛,高秉博,周艷兵
摘要:采用重心遷移模型、基尼系數等模型,從區域、省域和縣域不同尺度定量分析1998年以來中國糧食生產的時空演進特征。結果表明:(1)1998~2010年間,糧食總產量增加了0.34億t,糧食總產量較低的區域處于控制地位且主要分布在胡煥庸線以西地區;糧食總產量較高的區域集中在東北平原、黃淮海平原、成都平原、江漢平原等;糧食總產量的兩極分化趨勢加劇并向主產縣域集中,人均糧食占有量區域差異增大,人均糧食占有量接近的單元在空間上積聚。(2)1998—2009年間,省域和縣域的糧食生產向北方集中,人口卻向南方積聚,糧食區域供需矛盾加劇。(3)基于1998年縣域糧食總產量、1998年人均糧食占有量和1998~2009年問人均糧食凈變化量將研究區劃為6類,輸入需求強、人均糧食占有量遞減型的縣域個數最多。明確不同區域糧食增產的努力方向,創新國家公共資源投入與區域糧食生產級別相掛鉤的配置政策,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
發文機構:北京農業信息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測繪工程學院
關鍵詞:中國糧食總產量人均糧食占有量重心模型空間自相關時空動態Chinagrain productionper capita grain possessiongravity center modelspatial autoeorrelationspatial-temporal change
分類號: F304.5[經濟管理—產業經濟]F307.11[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