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易,鄒德堂,劉化龍,王敬國,高冬梅,張皓政,趙宏偉
摘要:本試驗以東農425和東農427為試驗材料,在水稻全生育期內以土壤水勢為灌水衡量指標,研究了五種不同灌溉方式對寒地粳稻抗旱生理性狀的影響,結果表明:在整個生育期內,處理的葉片脯氨酸(Pro)、丙二醛(MDA)積累量、變化幅度基本趨勢為:旱作〉重干濕交替灌溉〉輕干濕交替灌溉〉中干濕交替灌溉〉常規灌溉,重干濕交替灌溉和旱作處理顯著增加了葉片脯氨酸、丙二醛含量。葉片脯氨酸、丙二醛含量與植株抗旱性及產量均呈負相關關系,其中脯氨酸含量相關性顯著;重干濕交替灌溉和旱作處理的葉綠素(Chl)含量明顯低于常規灌溉及輕干濕交替灌溉、中干濕交替灌溉處理,隨著生育進程的推進,輕干濕交替灌溉、中干濕交替灌溉處理的葉片葉綠素含量反而高于其他處理。中干濕交替灌溉處理能夠顯著增加水稻葉片葉綠素含量,葉片葉綠素含量與植株抗旱性及產量呈顯著正相關。中干濕交替灌溉處理是較為合理的灌溉方式,即田間土壤水勢灌溉下限不應低于-20kPa。通過對植物抗旱性及抗旱相關生理指標的分析得出東農425的抗旱性較東農427強。
發文機構:東北農業大學農學院水稻研究所
關鍵詞:寒地粳稻灌溉方式脯氨酸丙二醛葉綠素japonica riceirrigation patternsprolinemalondialdehydechlorophyll
分類號: S511.22[農業科學—作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