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現代化研究 · 2012年第4期502-507,共6頁

    湘南紫色丘陵耕作區土壤肥力質量空間變異研究

    作者:廖超林,劉杰,張楊珠,黃運湘,周衛軍

    摘要:本文在分析土壤各單項肥力要素空間變異基礎上,結合Fuzzy綜合評價法和GIS技術研究了湘南紫色丘陵耕作區土壤肥力質量空間變異,為該區合理規劃、開發土壤資源,科學培肥提供依據。研究結果表明:選取的8種肥力指標具有一定空間相關性,有機質、全氮、有效磷、速效磷值的空間異質比(塊金值與基臺值的比值)分別為100.0%、100.0%、87.9%和99.9%,屬于空間弱相關,而pH、堿解氮、全磷、全鉀的空間異質比分別為33.8%、63.3%、66.1%、73.7%,屬中等空間相關;各單項肥力要素空間分布隨土地利用變化呈不同的規律性變化。研究區土壤肥力質量偏低,為Ⅱ、Ⅲ和Ⅳ等,分別占整個區域面積的46.2%、19.6%和34.2%;不同土地利用類型表現為:水田土壤肥力質量較優,主要為Ⅱ等;丘陵下部梯田和地勢較低的坡耕地土壤肥力質量為Ⅲ等;地勢較高的地塊和荒地均為Ⅳ等。

    發文機構:湖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關鍵詞:紫色丘陵耕作區土壤肥力質量空間變異purple hilly regioncultivation areassoil fertility qualityspatial variation

    分類號: S158[農業科學—土壤學][農業科學—農業基礎科學]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