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鳳瑤,辛秀珺,張代軍,周順啟
摘要:為了探究抗灰斑病大豆品種農藝性狀、產量性狀、品質性狀間的相互關系,選用了近年黑龍江省審定的17個抗灰斑病的大豆品種為試驗材料,對其各性狀及性狀組基因型值進行相關與典型相關分析,并建立了以產量性狀為目標的各性狀選擇指數。結果表明:對單株產量影響最大的是產量性狀組的單株粒數、3粒莢數、單株莢數;農藝性狀組的生育期、單株節數及株高,農藝性狀與產量性狀組間以正相關為主;生育日數與百粒重呈正相關、底莢高與4粒莢數呈負相關;品質性狀與農藝性狀組間典型相關系數達顯著水平;且生育日數與蛋白質含量呈正相關,產量性狀的選擇應以株高中等、生育期適中、單株多有效節數、較低的結莢部位、粒中等大、單株粒數多為選育目標,蛋白質含量的提高可通過生育日數及百粒重等性狀間接達到。
發文機構: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紅興隆農業科學研究所
關鍵詞:大豆灰斑病產量性狀農藝性狀品質性狀典型相關分析soybean grey speck diseaseyield traitagronomic traitquality traits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分類號: S565.1[農業科學—作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