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曉,謝樹春,趙玲,王芳,李紅,劉代平
摘要:湖南有紫色土山丘146.7萬hm2,區內人口達800多萬人。紫色土山丘地形以丘崗地為主,土壤含磷、鉀、鈣等礦質養分較多,質地偏壤,有利于發展農業生產,但紫色土山丘易旱,土壤有機質和氮素含量較少,水土流失嚴重,農業生產單一,農業經濟效益不高。本文通過對湖南省紫色山丘區現有的農業復合模式進行全面調查和總結,在科學試驗的基礎上,選取總產值、純收入、內部收益率三項指標,采用層次分析法,從8個一級復合模式下的30個二級復合模式中,對其中16個應用面積較大的林農間種復合模式進行綜合分析,結合農產品比較優勢和生態效益,遴選了一批經濟效應、生態效應顯著的模式。完善優化了4個農牧漁復合模式,經過實施和應用,取得了重大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發文機構:湖南省經濟地理研究所 長沙理工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中南大學地球科學與信息物理學院
關鍵詞:紫色土山丘區林農間作農林牧漁結合模式優化生態效應經濟效應purple soil hill areasplanting between forestry and agriculturecombination of agricultural, forestry,animal husbandry and fisheriesmode optimizationecological effectseconomic effects
分類號: S157.2[農業科學—土壤學][農業科學—農業基礎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