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韓美榮,彭晚霞,曾馥平,杜虎,時偉偉,宋同清
摘要:應用經典統計學和地統計學方法研究了喀斯特峰叢洼地次生林地200m×40m尺度下表層(0cm-20cm)土壤礦質成分(SiO2、Fe2O3、CaO、MgO、Al2O3、MnO)的空間異質性。結果表明:研究區6種礦質成分含量的差異較大,SiO2〉CaO〉Al2O3〉MgO〉Fe2O3〉MnO,變異系數為37.8%-54.6%。SiO2、Fe2O、CaO、Al2O3、MnO的半方差函數最佳擬合模型為球狀模型,MgO的最佳擬合模型為高斯模型,除MgO呈中等空間自相關外,其他礦質成分空間自相關強烈。CaO和MgO及Fe2O3、Al2O3和MnO的Kriging等值線圖相似,SiO2的高值區出現在坡頂和坡中下部。地形、微地貌、降雨、人為干擾特別是植被是土壤礦質成分空間異質性的主要影響因素,增加植物多樣性和覆蓋度對喀斯特土壤礦質成分的改善、合理利用和生態恢復重建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發文機構: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亞熱帶農業生態過程重點實驗室 江西農業大學 中國科學院環江喀斯特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
關鍵詞:土壤礦物質半方差函數KRIGING插值次生林喀斯特峰叢洼地soil mineralsemivirogramKriging mapsecondary forestkarst cluster-peak-depression region
分類號: S153.6[農業科學—土壤學][農業科學—農業基礎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