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農業生產機械化對實現我國農業供給側改革有重要意義,農機社會化服務則是有中國特色的實現農業機械化的有效方式。基于農戶采納農機社會化服務數理分析,利用豫魯冀三省594個農戶的實地調研數據,運用似不相關...
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提高農村居民收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和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路徑選擇。為了解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現實進展,總結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典型經驗,以湖南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試...
土壤污染已日益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環境因素。以湖南獼猴桃主產區土壤為研究對象,系統采集分析了全省21個縣(市)54個典型果園0-20 cm和20-40 cm土壤重金屬Pb、Cd、Hg、As和Cr含量...
普惠金融的縱深發展對農村居民的金融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基于PISA金融素養測評框架,結合中國農村金融和農村居民的實際特點,構建針對中國農村居民的金融素養測評指標體系,利用山東、河南和貴州三省的...
由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青年創新促進會(簡稱“青促會”)主辦的第二屆“農業生態前沿青年創新論壇”于2017年10月份在長沙舉行。本次論壇包含“生態格局、過程與調控”、“農業環境污染修復”和“畜...
在農地大規模流轉背景下,采取保護性耕作技術并增加農戶農地投資對于農地質量和糧食安全意義重大。基于黑龍江、河南、浙江和四川4省農戶調查數據,以秸稈還田單位面積投資作為保護性耕作投資指標,采用兩步法IV-...
基于規模分化的視角,以花生為例,利用2011-2014年農戶微觀調研的面板數據,采用面板回歸模型和綜合指數分析模型,分析價格與生產決策及收益的關系,探討花生價格對農戶生產決策調整以及農戶種植收益的影響...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是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迫切要求和必然趨勢。在理論研究動態分析述評的基礎上,結合我國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基本條件與現實顧慮,從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視角對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實現...
基于1998-2012年SPOT VEGETATION逐旬NDVI數據、氣象站點的降水量和溫度數據,采用趨勢分析法、標準差、Hurst指數和相關系數法,研究了廣西NDVI時空變化特征及未來趨勢,并分析...
運用1996-2015年全國及各省區農作物種植面積、玉米種植面積及單位面積產量等數據資料分別測算我國18個玉米生產省區的玉米生產集中度指數、生產規模指數、規模優勢指數、效率優勢指數、綜合優勢指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