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現代化研究論文
    • 07月10日

      湖南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研究

      湖南城鄉經濟社會統籌協調發展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也是實現富民強省、建設“兩型”社會的關鍵舉措。從湖南省實際省情分析,要實現城鄉統籌從而協調發展,提出以“3+5”城市群為主線、“四化兩型”建設...

    • 07月10日

      洞庭湖區農業旅游帶動現代農業發展的思路與支撐條件研究

      農業旅游是農事活動與旅游相結合的農業發展形式,是傳統農業現代化的一條新途徑。本文簡要概括了洞庭湖區農業旅游的發展情況,并闡述了農業旅游帶動現代農業發展的作用機理。從濕地生態旅游資源、自然條件、農業資源...

    • 07月09日

      洞庭湖區不同情景下農業水旱災害風險損失評估

      水旱災具有明顯的隨機性。本文依據洞庭湖區1950—2009年水旱災受災率異常指數ξ和成災率異常指數ξ,運用信息擴散模型評估了該區不同情景下農業水旱災害風險損失。結果表明:(1)隨著災情異常指數超越概率...

    • 07月09日

      重慶市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關系及政策建議

      促進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的協調,是實現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和充分就業的根本途徑。以重慶市1998--2009年以來的數據資料為依據,通過對直轄以來重慶市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的變動趨勢及相關性進行剖析,運用結構...

    • 07月08日

      青海省香日德巴隆異地開發扶貧項目移民遷出區效果評價

      香日德巴隆異地開發扶貧項目是把青海省東部干旱的黃土高原山區的部分貧困人口遷到香日德巴隆地區。本文以香日德巴隆扶貧開發移民遷出區為研究區域,用定性與定量的方法,分析項目的經濟效果、社會效果及生態效果。結...

    • 07月08日

      我國農村水利管理現狀與健康發展的思路及政策建議

      “十一.五”時期,農村飲水安全實現歷史性突破,灌區配套與泵站改造取得重要進展,農田水利建設實現恢復性增長,用水效率和效益提高,牧區試點初見成效,管理能力明顯提升,政策扶持體系不斷完善。同時,農村水利工...

    • 07月07日

      “以煤補農”與資源型縣域農業發展——以山西鄉寧模式為例

      “以煤補農”是煤炭資源型區域破解“三農”問題的必然出路。本文對鄉寧縣以“一礦一業一事”為主的“以煤補農”模式進行案例研究:煤炭開發的制度失靈導致鄉寧面臨發展困境,礦農沖突頻發,農民、煤企、政府都產生了...

    • 07月07日

      2011年中國農業系統工程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農業學術研討會在湖南長沙勝利召開

      金秋十月,小陽如春。在這收獲的季節,由中國系統工程學會農業系統工程專業委員會和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農業系統工程專業委員會主辦、湖南省農業系統工程學會承辦的“2011年中國農業系統工程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農業...

    • 07月06日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農業發展與農村人力資本開發研究

      2008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納入國家區域總體發展戰略以來,已成為我國區域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表現在都市現代農業、農村專業化合作組織發展迅速,農業產業鏈延伸,農業發展比較優勢凸顯,面向東盟國家邊境貿易...

    • 07月06日

      桂西巖溶丘陵區石山綜合治理與生態農業技術集成和示范通過現場驗收

      10月15日,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局組織專家組在廣西環江對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廣西植物所、廣西環江縣科技局等單位承擔的“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紅壤退化的阻控和定向修復與高效優...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