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石油開采導致短時間土地利用變化劇烈的典型區域大慶市為研究對象,應用GIS/RS技術分析大慶市土地利用變化特征,并采用修正的相對生態價值分析其土地利用變化的生態環境效應。結果表明:1987-2005年...
以SPOT VGTETATION的歸一化植被指數為基礎,借助GIS軟件的空間分析功能和線性回歸分析法對渭河流域植被覆蓋空間分布特征以及退耕還林(草)工程實施以來植被覆蓋時空變化趨勢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
利用UNcomtrade在線數據庫中1995-2010年的板栗貿易數據,對中國板栗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現狀進行評價與國際比較;并依據波特的鉆石模型對中國板栗產業國際競爭力影響因素進行深入分析。結果表明:中...
本文闡述了良種推廣應用補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我國良種推廣應用補貼政策在提高糧食種植面積、單產水平,改善農作物品質,提高種糧效益和產業化水平方面的積極效應,以及存在程序繁瑣、政府與農戶間信息不對稱...
隨著現代生物技術,尤其是基因工程技術的高速發展,所引起的"基因污染"是唯一一種可以不斷增殖和擴散的污染,其污染傳統作物,可能增加害蟲抗性和對農業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危害。通過分析"基因污染"對農業生...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是當前我國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所面臨的重要實踐問題。本文在界定我國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內涵的基礎上,分析了突出存在于城鄉之間的固定資產投資、義務教育和衛生醫療等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利用奶牛家庭飼養成本收益面板數據,基于DEA-Malmquist生產率指數方法,分析了中國10省奶牛家庭飼養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及增長方式。結果表明,2004-2009年中國10個奶業省奶牛家庭飼養方式...
任何制度的設立都有其基本的價值取向。隨著社會主體對生態利益的需求與日俱增,我國集體林權流轉制度需要積極回應社會主體對生態的利益訴求,具有明顯的生態化趨向。在生態視角下,從目標性價值、手段性價值和基礎性...
6月13至15日,國家支撐計劃課題(2012BAD19802)“農林重要雜草鼠害監控技術研發”啟動會在長沙市召開。來自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中國農科院植保所、青海省農林科學院、中科院動物所、廣東...
6月7日,“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循環農業科技工程領域課題“中南稻區復合生物循環技術集成與示范”啟動會在長沙召開。課題主持單位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以及湖南省農科院的土壤肥料研究所、水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