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19年第6期44-51,共8頁

    后搬遷時代易地扶貧搬遷如何實現長效減貧?——基于社區營造視角

    作者:王蒙

    摘要:當前,我國易地扶貧搬遷即將全面進入工作目標為“穩得住”“可致富”“能發展”的后搬遷時代,工作目標的達致依賴長效減貧機制的建構。從社區營造視角并結合易地扶貧搬遷地方實踐中的典型案例,研究認為通過社區營造推動移民安置社區從過渡型逐漸轉變為發展共同體,是實現搬遷戶長效減貧的可行路徑。具言之,移民安置社區營造聚焦在三個層面:社區主體層面,營造社區多元主體并促進其積極參與社區發展與貧困治理,從而激發社區內部的組織化減貧動力;社會空間層面,營造制度空間、公共空間、生計空間等多維空間,在社區秩序、社會交往和保護性生計的營造中促進移民的社區融入與生計安全;社會關聯層面,營造緊密利益關聯并借助具體社會關系的“傳幫帶”,促進移民提升自我發展能力。通過“社區主體-社會空間-社會關聯”三位一體的社區營造,移民安置社區的發展導向不僅是一種強化社區移民之間社會和心理聯結的生活共同體,更是一種融入共同性的經濟發展與能力建設的發展共同體。

    發文機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發展學院

    關鍵詞:后搬遷時代過渡型社區社區營造社區發展共同體post-relocation eratransitional communitycommunity buildingdevelopmental community

    分類號: F304.8[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