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19年第3期132-141,共10頁

    社會保障、社會信任與牧民草場生態保護

    作者:李先東,李錄堂

    摘要: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內蒙古自治區的微觀調研數據為基礎,運用多分類Logit模型分析保障感知、社會信任對牧民生態保護參與意愿、參與方式的影響。結果發現,隨著牧區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牧民社會保障感知得到提升,并對參與草場生態保護的意愿有顯著正向影響。社會信任是聯接部落間牧民生產合作的重要紐帶,并對牧民生態保護參與意愿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在生態保護方式決策上,相對于延長圈養,保障感知、社會信任對牧民選擇減少牲畜、流轉草場的影響顯著,具有較高的選擇概率。延長圈養是'農牧生產結合'的創新產物,短期內雖增加了養殖成本,但從長期看農業生產的玉米及其秸稈成為牲畜優質的飼料來源,既能獲得生產補貼彌補收入損失,又能發展畜牧養殖緩解草場生態壓力。針對這些發現,提出完善牧民基本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以及規范政策實施流程的監管、樹立政府公信力,既利于提高牧民草場生態保護,又利于牧區經濟社會發展。

    發文機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關鍵詞:社會保障社會信任生態保護草場social securitysocial trustecological protectiongrassland

    分類號: X321[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D632.1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