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娟
摘要:近些年來中美之間貿易摩擦不斷,2018年3月,美國又根據'301調查'結果正式宣布對中國進口的600億美元商品征收關稅,從而引發了中美貿易戰。美國掀起貿易戰的表面成因是中美之間長期存在的貿易不平衡和巨額的貿易逆差問題,實則貿易逆差并不是中美貿易戰的真正成因,在愈演愈烈的中美貿易戰背后,是美國對中國崛起的忌憚和遏制,是美國在全球戰略上針對中國的一種競爭,核心目的在于打壓'中國制造2025'強國計劃,以此維護美國在高新技術產業方面的優勢地位。在中美貿易結構中,農產品貿易是美國對中國具有出口優勢的重要雙邊貿易領域,故中國則主要以對美國進口農產品征稅作為博弈籌碼,這對中國的農產品貿易和農業生產也造成了一定影響,但影響程度有限。貿易摩擦也暴露出中國農業的一些問題,即作為農業大國的中國,某些農產品國內供給不足,依賴進口程度高,為此,中國應積極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科技創新,進一步擴大農業對外開放的水平,同時健全中國的農業貿易政策體系,并抓住本次貿易戰后重新談判的契機,爭取參與制定出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農業貿易投資新規則。
發文機構:西安交通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中美貿易戰貿易逆差關稅措施農產品貿易中國農業Sino-US trade wartrade deficittariff measuresagricultural tradeChinese agriculture
分類號: F752.7[經濟管理—國際貿易][經濟管理—產業經濟]F7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