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19年第3期35-42,共8頁

    誰的鄉村建設?——基于鄉村建筑變遷的觀察和思考

    作者:曾鈺誠

    摘要: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鄉村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其中,鄉村建設中農民房屋建筑類型從特質性的'匠心獨具'到同質性的'千村一面',再到異化性的'自厝同異'變遷路徑,反映出傳統文化的保護危機,也深刻揭示出建筑變遷背后暗藏的農民與地方政府間的多元矛盾和博弈。此問題的根源在于農民主體性被消解,成了被建構的對象或客體,而地方政府卻不斷強化構建主體的身份認同。事實上,當前鄉村建設呈現出五種不同的價值取向:一是為城市消費者休閑情趣的鄉村建設;二是為城市中產階級家鄉情感的鄉村建設;三是為地方政府凸顯政績的鄉村建設;四是為開發商投資回報的鄉村建設;五是為農民生存利益的鄉村建設。不同參與者均帶著不同的利益訴求介入鄉村建設,直接影響到鄉村建設的發展走向。因此,要處理鄉村建設中的矛盾和問題,必須強化農民在鄉村建設中的主體意識和主體身份,賦予農民對鄉村建設事務的話語權與決定權。

    發文機構:廈門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鄉村振興鄉村建設建筑變遷傳統文化價值取向主體意識rural revitalizationrural constructionarchitectural changestraditional culturevalue of orientationsubject consciousness

    分類號: F323[經濟管理—產業經濟]D422.6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