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18年第4期18-25,共8頁

    農村公地產權制度的結構性脫耦與重構——基于贛南G村的案例分析

    作者:劉建,吳理財

    摘要:農村土地產權制度的建構,是結構化場域中的行動者通過策略化行動達到動態性均衡的過程。通過對G村公地糾紛的案例分析發現,在城鎮化的背景下,農村公地產權制度經歷了從"合約型產權"向"利己型產權"的結構性轉換。在"合約型產權"的實踐階段,村落公地糾紛依托村落傳統規范及村落成員權的界定得到化解,村落公地總體上處于"祖業權"范疇內。而在"利己型產權"的實踐階段,村民通過在不同的場域對不同產權規則有選擇的挪用,村落公地產權的界定需依托"強力占有"的原則。由于農民土地產權認知在"道德理性"與"經濟理性"的場域中徘徊,村落公地產權的界定陷入合法性紊亂的悖論,導致了農村公地產權制度的結構性脫耦。在當前農村土地產權的改革實踐中,需要合理界定不同土地產權的屬性,進而實現國家與社會關系的互動,重建農村公地產權制度的共識。

    發文機構:華中師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

    關鍵詞:公地糾紛合約型產權利己型產權產權制度合法性紊亂public land disputescontractual property rightegoistic propertyproperty right systemlegitimacy disorder

    分類號: F301.1[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