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惠林,楊華
摘要:沿海發達地區村干部呈職業化發展趨勢。職業化村干部表現為層級制的職能分工、理性的選拔機制、穩定的職業預期及流動性任職。基層行政變遷是村干部職業化的充分必要條件。密集的輸入性資源既是村干部職業化的經濟基礎,又加速村級組織行政化的形成。村干部職業化是在村莊自主性力量不足以支撐起村民自治運轉的情況下,國家行政權力下沉到村一級,向基層輸入資源及公共規則的過程。它重塑了正式激勵系統,再造了公共性的治理主體。然而,它也造成村莊內部動員體系解體、村務與政務的選擇性執行以及自下而上信息傳達渠道阻塞等問題,導致國家與鄉村社會的疏離。以自然村(村民小組)為單元實行村民自治,是村干部職業化趨勢下有效平衡自治與行政關系的可行路徑。
發文機構: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
關鍵詞:村民自治行政權力基層治理轉型村干部職業化villager autonomyadministrative powergrassroots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village cadres' professionalism
分類號: F325.4[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