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18年第2期42-48,共7頁

    生態補償有利于精準扶貧嗎?——以三峽生態屏障建設區為例

    作者:朱烈夫,殷浩棟,張志濤,柯水發

    摘要:基于三峽庫區生態屏障區的1 080戶農戶調查數據,利用分位數回歸和OLS分組回歸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生態補償形式對農戶家庭收入的影響,進而驗證生態補償能否實現精準扶貧。研究發現:生態林、退耕還林和經濟林等三種現金補償方式更有利于高收入農戶;長江綠化項目雇員等工作崗位型補償在低分位數上顯著提升了農戶的家庭收入。現行三峽生態屏障區生態補償政策起到了一定的益貧作用,但為實現精準脫貧的目標,后續應考慮到農戶異質性以擴大其適應范圍,并注重措施的長期性執行和保障機制的完善。

    發文機構: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 國家林業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

    關鍵詞:生態補償收入不平等精準扶貧分位數回歸ecological compensationincome inequality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quantile regression

    分類號: F323.8[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