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海龍
摘要:寧夏平原干旱的自然條件使得水利供給必然要依靠效率遠高于私人小水利的大水利系統,干旱缺水的自然條件使得農民沒有等待降雨的僥幸心理和退出大水利灌溉的自然空間。共同的水利灌溉需求以及地緣關系使得鄉村社會形成了公共水利秩序,通過交水費的公共輿論、集體灌溉的"一把鍬"和集體義務工共同維護著地方的水利秩序。干旱地區的水利作為農民的公共必需品,使得水利供給成為了地方政府的政治責任,從而在干旱地區出現了政治動員下的義務工水利維修和政治兜底下的用水者協會運作。干旱地區的水利供給更為困難和復雜,需要農民、鄉村社會和基層政權投入更多,進行更為高效協調的公共灌溉和排澇。
發文機構: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
關鍵詞:干旱區大水利鄉村社會基層政權arid arealarge water conservancyrural societygrass roots regime
分類號: F323.213[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