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昊,李世平,銀敏華
摘要:從人生存和發展的角度,結合區域的獨立性與開放性,構建了基于土地承載力與相對土地承載力的區域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評價模型,實證分析了1978-2013年陜西省土地承載力演化過程,以及研究時段內陜西省土地承載力相對全國平均水平的變化趨勢。結果表明,陜西省土地承載力的變化可分為積累期、波動期、低谷期和增長期四個階段。相對全國而言,陜西省1978-2010年土地承載力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11年起逐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現階段,陜西省土地承載力受農村居民數量和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支出的影響最為顯著。預期未來,城市人均糧食消費支出和城鄉人口總數將成為影響其土地承載力的主導因素。今后應更加全面地評價區域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水平;在不降低農用地數量和質量的前提下,合理推進城鎮化進程;加強對農業生產的資金投入力度,進一步提高土地承載力,以實現人地關系的協調與可持續。
發文機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院
關鍵詞:土地承載力可持續發展陜西省landcarrying capaci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Shaanxi province
分類號: F323.211[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