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15年第4期1-13,共13頁

    近65年我國糧食生產能力提升及發展預期

    作者:王立祥

    摘要:1949-2014年的65年間,我國糧食產量在1949年的1.1億噸基礎上,以5個億噸級的增量,于2013年跨上6億噸的歷史高度,2014年達到6.071億噸。65年間的增量之多、增幅之大、增速之快,前所未有、舉世矚目。1984年登上4億噸臺階起,超越美國穩居世界第一產糧大國地位,實現了人均占有的世界水平的趕超,使溫飽步入小康生活成為可能,堅實了國家糧食安全基礎。65年我國糧食發展的成效,是生產關系不斷適應生產力發展的中央大政方針推行的成效,是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的成效,是國家惠農優糧實施的成效。依照65年間我國糧食總量增長、單產提高以及多熟種植發展軌跡及趨勢,預計到人口峰值逼近的2030年,我國將能形成一個新的億噸級的糧食生產能力,登上7億噸級的新高度。對此,強化我國政府在糧食生產發展中無可替代的作用,認真總結"十一連增"的寶貴經驗,極盡可能地避免歷史時期的"超常型波動",堅持"一靠政策""二靠科學""三靠投入"的寶貴經驗、不斷創新的科學技術以及今非昔比的農業現代化條件,新的億噸級生產能力的形成應屬可行之舉。

    發文機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關鍵詞:糧食生產糧食安全生產能力發展軌跡超常波動grain productionfood securitydevelopment trackabnormal fluctuation

    分類號: F326.11[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