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伊慶山,施國慶
摘要:農業型村莊人、財、物流向城市的趨勢不逆轉,農村的經濟、社會、文化衰敗將愈加嚴重。新型農村社區以改善居住環境和均等化公共服務為遏制村莊空心化的邏輯起點,增強了農民社區認同感和歸屬感,讓社區再次成為農民的安居之地。然而,商品化社區生活所推動的離農化和陌生化人際交往所產生的離心力使得新型農村社區存在著演變為"空心化社區"的風險。因此,有必要讓新型社區農民重新聚攏起來和互動起來,具體措施包括:利用農業型村莊土地優勢發展農業現代化,結成外出農民和留村農民社區經濟利益共同體;壯大村集體經濟,使其有能力和積極性開展社區公共文化生活,再造熟人社會。
發文機構:河海大學中國移民研究中心
關鍵詞:農業型村莊空心化新型農村社區空心社區利益共同體鄉村文化建設agricultural villageshollowing outnew rural communityhollow communityinterests communitycultural construction
分類號: F303.3[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