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14年第5期14-20,共7頁

    完善我國農村土地流轉制度:SICP范式、路徑及其內涵

    作者:吳昊旻,胡宜挺

    摘要:“三農”問題的根本在于農村,而其焦點在于農地產權流轉創新及其市場化程度,受制于歷史習性、制度特性(制度模糊、產權權能虛置)等約束,我國的農地經營流轉制度還很不完善。作為農民最重要的“財產”,農地產權市場化流轉的關鍵是解決農地資產產權的權能配置及其合約激勵問題。不同的合約權利結構(S )決定經濟制度及其變遷(I )的本質,而主體行為選擇(C )的方向及其獲得的績效水平(P )既是制度創新的結果,又是引致制度變革的原因。文章整合多學科理論,以承包合約的靜態與動態權利結構分析為起點,提出基于“權利結構-制度變遷-行為選擇-績效”之聯動關系邏輯的“S IC P”范式,為新形勢下我國農地產權流轉制度的實踐創新提供理論框架和政策參考。

    發文機構: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公司治理與管理創新研究中心

    關鍵詞:農地流轉制度合約權利結構制度變遷主體行為選擇SICP范式transfer system of agricultural landstructure of the contractual rightsinstitutional changebe-havior choice

    分類號: F301.1[經濟管理—產業經濟]F321.1[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