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潔
摘要:文學是社會生活的鏡像,深刻地反映出文化的特質。笛福的《魯賓遜漂流記》和馮夢龍的"三言"、凌濛初"二拍"經商題材小說,深刻地反映了十七、十八世紀東西方商業的發展以及文化的各自特點。這一時期東西方世界對個人價值肯定、對自由人格重視遙相呼應,有很大的相似性。在創作目的上,他們都是想通過作品來療救人的靈魂或社會,但由于東西方文化的巨大差異,雖然同是對生命與個體的意義、價值取向的關注,西方是指向宗教,而中國則是指向史學。魯賓遜和"三言""二拍"中的商人群體都是特定時代的特寫人物,這些作品圍繞其文化內核在人物形象、義利之辨等方面而極具民族特色,反映出了東西文化的差異。
發文機構:西安體育學院體育傳媒系
關鍵詞:魯賓遜“三言”“二拍”清教心學文化語境Robinson"San Yan""Er Pai"PuritanismXinxuecultural context
分類號: G04[文化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