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勇,李雪竹
摘要:通過構建空間相關加權項估計多邊貿易重力模型,構造了以地理因素表征農產品特征的省區貿易開放度的工具變量,實證研究了中國省區財政支農投入對農業生產率及其構成的影響彈性。研究結果表明:雖然財政支農顯著偏低,但財政支農投入確實顯著提升了農業勞動生產率;通過進一步分解勞動生產率,發現財政支農投入對資源配置效率和規模效率的影響彈性為正且顯著,而對技術進步的影響彈性顯著為負。表明財政支農發揮促進農業勞動生產率持續增長的作用面臨著農村人力資本積累低和基礎設施欠完善的強約束,未來應通過加強這兩方面的投資助推農村經濟組織創新來實現農業技術進步,條件不成熟時向農業新技術推廣應用領域過度投資,極易陷入“拔苗助長”式的農業現代化的泥潭,降低了財政支農資金的使用效率。
發文機構:重慶三峽學院三峽庫區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 新余學院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
關鍵詞:國際貿易多邊重力方程農業生產率技術進步international trade multilateral gravity modet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technology progress
分類號: F304.4[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