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慧敏,張藕香
摘要: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通常代表了更高的農業產出增長水平。通過運用擴展的生產函數(C-D)模型,以作為農業大省之一的安徽為例,對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的產出增長情況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的數量(NBS)、資本和勞動力投入與農業總產出(GAP)增長存在長期的均衡關系;NBS的產出彈性為正,表明NBS能夠帶來較高的GAP增長,且隨著建設成本的逐年分攤,這種作用會愈加明顯;資本對GAP的貢獻則更加顯著,說明無論是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的建設還是農業本身的發展都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勞動力的產出彈性為負的事實說明,基于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內的現代農業發展已經完全擺脫了傳統意義上的勞動力數量的擴張,更多的強調是對勞動力質量的需求,這種需求隨著現代農業的進一步發展會更加明顯。
發文機構:滁州學院圖書館 安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關鍵詞: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經濟增長實證分析安徽省agricultural standardized demonstration areaeconomic growthempirical analysisAnhui Province
分類號: F306.3[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