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12年第3期 135-140,共6頁

    戰國農學理論五大流派芻議

    作者:馬衛東

    摘要:在戰國的“百家爭鳴”中,眾多學術派別及其代表人物提出了多種農學理論。由于視角和立場不同,各個學派的農學理論有著不同的側重點,從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理論流派。李悝的“盡地力之教”理論,強調政府指導下的科學種田,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來發展農業生產;商鞅學派鼓吹農戰思想,通過獎勵耕戰來實現富國強兵;孟軻的“制民之產”理論,強調維護小農經濟,保障小農生產和再生產的基本條件;管仲學派主張五谷桑麻六畜并舉,重視經濟作物和農副產品的生產;《呂氏春秋》全面吸收先秦農業科技成果,提出了體系完整的傳統農學理論,體現了集大成的特色。不同特色農學流派的并存與發展,把戰國農學理論推向了一個高峰。

    發文機構:吉林大學文學院

    關鍵詞:戰國農學理論流派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gronomy theory genre

    分類號: F407.2[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