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基于信息經濟學理論體系及學科發展趨勢,從當代社會經濟與科技發展實證研究入手,在宏微觀經濟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等多學科理論比較研究基礎上,分析、歸納、演繹,提出了與傳統"商品經濟"對應的新"信息...
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人力資源是創新行為的主體。但人力資源不足以及結構不合理已成為制約寧波產業升級的主要障礙。本文在分析寧波人力資源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從基礎建設、...
以產業經濟學為基礎,從產業鏈視角分析城鎮區域空間網絡,劃分產業類型,并以此構建出銀川平原城鎮區域五大產業鏈。以銀川平原城鎮區域的五大產業鏈為基礎,采用網絡關聯算法構建其城鎮區域空間網絡。通過產業鏈空間...
在我國城市化、工業化的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實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對于優化城鄉建設用地結構和布局,緩解用地矛盾、實現統籌城鄉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闡述了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內涵的基礎上,從城鄉建設用地...
資源、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是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采用2008年陜西省10市區資源、環境與經濟的數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評價了陜西省十市區2008年資源、環境和...
國家"優先工業和城市"的戰略選擇使吉林省城鄉人居環境的"二元"特征明顯,吉林省鄉村人居環境建設存在著鄉村聚落空間無序化發展,鄉村生態條件破壞嚴重,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匱乏,鄉村傳統文化逐步消亡等問題。鄉村...
實施城市建設用地儲備的目的是為了增強政府對土地市場的宏觀調控,實現城市用地規模的合理擴張,盤活城市存量土地資產,提高建設用地資源配置效率。建設用地的儲備管理是科學合理地制定和實施城市建設用地規劃管理的...
利用2001-2008年中國22個玉米主產區的投入與產出面板數據建立了隨機前沿生產函數模型,并對中國玉米生產的技術效率進行了測算,全國玉米生產平均技術效率為0.862。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分析了技術...
借助樣本數據,利用超越對數糧食生產函數、產出彈性及替代彈性,對糧食生產資源中的自然資源與社會資源的內部替代關系進行了實證。結果顯示:農業基本建設與農業科技三項費用投資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可耕地面積的日漸...
分析了傳統所有權理論當前所面臨的挑戰,即其已經不能滿足自然資源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需求;闡述了所有權的發展方向,即從所有權的內容、客體、主體及絕對性等方面進行合理的限制,以及這一發展方向對林權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