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龐瑞芝,李鵬,路永剛
摘要:本文將實現低碳、節能和環保目標下的經濟增長作為考察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終極目標.滿足這四個目標的工業化被稱為“新型工業化”.并從“新型工業化”目標約束集出發,界定了“新型工業化”生產力的內涵。區別于傳統的生產力測度方法.本文采用非徑向、非角度的SBM方向性距離函數法。對中國1998--2008年30個省份工業部門的“新型工業化”生產力進行測算。以此評估轉型期間我國新型工業化的增長績效。研究發現:忽視資源與環境約束的傳統生產力評價方式對中西部地區工業增長存在生產力高估;總體上看.我國工業部門增長績效不容樂觀.東部地區新型工業化程度要高于中西部地區.中西部地區面臨著工業增長與資源環境相協調的艱巨任務。本文的研究結論支持“環境庫茲涅茨曲線”與“波特假說”.但否定了“污染避難所”假說。
發文機構:南開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
關鍵詞:新型工業化增長績效“新型工業化”生產力SBM方向性距離函數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performance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TFPSBM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分類號: F421[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