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利用具有全國代表性的抽樣調查數據,就村民在村委會選舉中的投票行為和對本社區公共物品的出資意愿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初步分析。本文建立了一個反映公共投資出資意愿的聯立方程組,進而估計了村民的不同投票行為(...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量農業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本文在一個修正的兩部門經濟模型的基礎上,從宏觀角度對影響中國農業勞動力轉移的因素進行了分解分析。研究發現,恩格爾效應對中國農業勞動力轉移發揮了主要推動作...
在當前中國農村勞動力就業與收入來源日趨多元化的背景下,本文利用浙江、安徽、陜西三省農村住戶調查數據,考察了人力資本投資對農村勞動力就業選擇及收入水平的影響。研究發現,義務教育年限的增加對于促進農村勞動...
本文利用黑龍江省國有森工林區的微觀住戶調查數據,測度了重點國有林區的貧困發生率、貧困深度和貧困強度,并且運用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了國有林區貧困的影響因素。研究結果表明:重點國有林區的貧困發生率...
本文以行為生命周期假說為理論基礎,利用系統廣義矩估計方法,研究了農戶各種不同來源的收入對其家庭人均消費的影響。研究發現,農戶各種不同來源收入的消費傾向之間存在明顯差異,表明不同財富在滿足消費上是不可替...
本文基于2005-2009年江蘇省農戶調查數據,分析了農戶收入風險及預防性儲蓄強度。本文發現,農業戶收入風險明顯高于農業兼業戶、非農兼業戶和非農業戶。各類型農戶均存在應對收入風險的預防性儲蓄行為,但不...
本文運用SBM-HR-Regoprobit模型,依據2000-2010年30個省份的面板數據分析了中國農業現代化、工業化和城鎮化(簡稱“三化”)的區域之間和區域內部協調發展問題,估計了現代農業因素對“...
回歸農民職業屬性是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及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促進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須通過回歸農民職業屬性來保障發展現代農業對高素質農業勞動力的需求。農民職業是社會分工的必...
本文闡述了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簡稱“三化”)的相互關系和判別方法,指出了中國“三化”的現狀:從總體上看,城鎮化滯后于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滯后于工業化和城鎮化;從動態的角度看,相對于工業化和城鎮化...
城鄉一體化是為解決中國特殊問題而提出的,是解決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城鄉二元體制機制及其造成的城鄉多方面差距問題、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城鄉一體化的實踐和理論有一個認識歷程。城鄉一體化作為在較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