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利用2007年中國家庭收入項目微觀調查數據,從實證的角度考察了村領導受教育程度對農村居民非農收入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研究發現,具有大專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村領導可以顯著增加所在村莊村民的非農收入,而...
由于各國資源稟賦條件、經濟發展階段各不相同,農業經營主體的特征有很強的地域性。本丈按照資源稟賦差異選擇了美洲、歐洲、東亞三大區域,并分別以美國、法國、日本為所在區域農業現代化先進國的代表,分析了國際農...
本文實證分析了農業企業與農戶的社會網絡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得出結論是:農業企業與農戶的社會網絡(網絡規模、網絡強度以及網絡互惠度)對企業績效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其中,網絡強度是影響企業績效最重要的維度;...
本文在多維福祉框架下分析了作為居民福祉的客觀維度的時間利用的決定。以工作與生活平衡原理為基礎,本文借鑒OECD做法,以由個人活動時間及休閑娛樂和社會交往時間組成的個人生活時間作為分析對象,利用農戶調查...
本文基于全國5省754戶生豬養殖戶的調查數據,利用多變量Probit模型分析了養殖戶環境友好型畜禽糞便處理方式選擇行為的影響因素。研究結果表明:養殖戶對不同畜禽糞便處理方式的選擇行為之間相互依賴,有較...
從產業鏈延伸和技術效率提升著手,加強對農業加工企業的扶持,有助于打破中國農業在國際分工中地位偏低的不利格局。本文基于非競爭性投入產出模型,測度得到感應度系數、影響力系數、推動力系數和方差系數四個指標,...
日本、韓國及中國臺灣地區農業合作組織開展信用合作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農民合作社具有以下共同特征:以農村社區為基礎,提供綜合性服務;依托三級體系,建立雙層經營體制;引入雙重監管,構建多層...
氣候變化對農業影響的研究正成為氣候變化經濟學前沿研究的重要領域。由于分析氣候變化對農業和其他部門影響的經濟學探索是過去十多年新興的一項研究,因而無論在理論方法、模型設計、數據使用還是在研究結果上均存在...
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深度融合是農業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而以農為"根"的農工企業是這一產業鏈的微觀主體,它們面臨著一體化還是非一體化、單一經營還是多元經營的戰略選擇問題。本文在對農工企業經營戰略進...
本文運用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中國農民福祉研究"項目組于2013年所做的江蘇、遼寧、江西、寧夏、貴州5省(區)1000個農戶的調查數據,利用有序Probit模型,系統分析了農民健康滿意度、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