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研究發現,隨著經濟周期的變化,中國糧食生產成本呈現波浪型上升的態勢。2004-2008年,中國糧食生產成本進入快速上升期,主要原因是勞動力、土地和農資等成本陜速上升的推動。在工業化中期階段,中國糧...
本文依據稻谷、小麥、玉米在1984-2007年間的可比成本收益數據,分別對各自畝均實際收益與其主要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展開協整分析。研究發現:提高糧食價格是促進糧農增收的關鍵因素,提高糧食單產也是促進糧...
本文通過對1980年1月至2009年2月全球農產品價格以及相關因素建立的時間序列數據模型,著重分析了石油價格在生物質能源發展前后與農產品價格之間的關系,并恨據現有數據證明了生物質能源的發展在長期對農產...
“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兩型”農村是體現科學發展觀本質要求的全新農村經濟社會形態:生態(后現代)農業是傳統的有機農業和現代無機農業的有機綜合,是對現代農業的超越。為深入研究和探討“兩型”農村與生...
為推動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和城鄉一體化進程,總結和探討縣域范圍內統籌城鄉發展和實現城鄉一體化的經驗和路徑,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山東省社會科學院,青島市城陽區委、區政府決定在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召開...
本文運用對江蘇吳江和常熟中小企業的實地問卷調查數據,分析了農村中小企業融資狀況及融資障礙因素。分析表明,樣本中小企業融資缺口主要表現l為短期流動資金短缺。企業融資障礙從企業微觀層面看,主要受企業的盈利...
當前的中國農村金融市場是在正規金融和非正規金融的二元框架所規定的秩序下運行的。這種秩序對農村金融的規模、結構和功能等的作用或影響,既可以結合中國實際、進而從其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正效應來理解,也可以從其...
本文從金融集聚理論的角度,結合中國二元經濟結構特征,分析了金融發展影響城鄉收入差距的內在機理,并運用Kendall τ非參數相關檢驗和分位數的思想和方法,對兩者的關系進行了實證檢驗。本文的主要結論是:...
本文深入分析了在當前農業信息化領域內廣泛使用的“最后一公里”提法所隱含的意義,并由此對中國農村信息傳播理念的不足進行了反思。本文認為,“最后一公里”提法實際上隱含了“以傳播者為中心”的傳播理念。該理念...
本文采用中關兩國及其主要貿易伙伴的時間序列和面板數據,基于引力模型和固定效應假設,分別對中美兩國之間以及中美與其主要貿易伙伴之間的農業貿易流量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顯示:(1)中國加入WTO給中美兩國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