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藥物經濟學 · 2017年第6期28-29,34共3頁

    黃連不同炮制方法和制劑工藝體外抑菌作用比較

    作者:盧肖英,賴靜雯,羅維

    摘要:目的 探討黃連不同炮制方法和制劑工藝的體外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固體培養基稀釋法,觀測不同炮制方法及制劑工藝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腸桿菌的抑菌作用.結果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中,生黃連水浸液的最低抑菌濃度(MIC)值為0.6 g/L,生黃連水煎液、酒制黃連水浸液以及酒制黃連水煎液的MIC值均為1.25 g/L;對大腸桿菌的抑菌作用中,生黃連水浸液的MIC值為2.5 g/L,生黃連水煎液MIC值為5.0 g/L,酒制黃連水浸液以及酒制黃連水煎液的MIC值均為10.0 g/L.結論生黃連抑菌作用高于酒制黃連且水浸液的抑菌作用高于水煎液.

    發文機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關鍵詞:黃連炮制方法制劑工藝抑菌作用

    分類號: R285.5[醫藥衛生—中藥學][醫藥衛生—中醫學]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